本文转自:三明日报
“影子老师”随班陪读。
●永安记者站 黄中泉 文/图
去年11月以来,在永安市的一些小学校园里,有一群特殊的“守护者”,陪伴在特殊儿童身边,如影随形,用专业与爱心,为这些孩子照亮融入普通学校的成长之路。她们,就是来自永安市心语星特殊教育培训中心的“影子老师”。
“影子老师”,是特殊教育领域中的温暖力量。她们因陪伴在孩子身边、形影不离而得此昵称。在小学校园的教室、走廊、操场,他们凭借专业素养和无尽耐心,帮助特殊儿童融入集体生活,化解突发情绪,学习社交技巧,搭建起孩子与学校之间的“沟通桥梁”。
上学日的早晨七点半,永安市实验小学门口,“影子老师”陈红车静静等候学生张林(化名)的到来,准备开启一天的全程陪伴。去年,张林刚入学时,对新环境极度不适,问题行为频发:频繁离开座位、自言自语、拒绝课间活动,甚至因害怕排队拥挤而抗拒上体育课。去年11月,陈红车进校陪读。她冷静应对,一一记录张林的行为细节,然后采取合适方式引导。一次,张林突然欲离开座位,陈老师立即跟上,轻拍其肩,温和阻挡,同时递上提前备好的“任务卡”——“请帮老师拿3支红笔”。这一巧妙的做法,成功将情绪化的离座行为转化为合理任务,稳定了孩子情绪。待张林坐定,陈老师及时奖励他喜爱的贴纸,以强化这一正向行为。对于张林的种种问题,陈老师运用游戏互动、手势引导等多种方式进行干预。在她的耐心陪伴与专业支持下,短短两个月,张林便基本适应了课堂节奏。如今,由陈老师陪伴了8个多月的张林,已经成长为一名基本合格的普通小学生了。
陈红车老师的成功实践,并非孤例。目前,永安市心语星特殊教育培训中心已培养出12名专业“影子老师”。“影子老师随班支持”项目已覆盖永安市实验小学、北门小学、北塔小学等多所小学。去年5月,该中心引进全国首套“影子老师随班支持系统”,率先实现随班支持工作的可视化与数据化管理。去年11月开始启动“影子老师”进校陪读。同时,中心通过集中培训、深化家校合作、拓展资源、引入志愿者团队等多措并举,整合社会资源,全方位助力特殊儿童融入校园。
“影子老师的加入,为普通课堂注入了新活力与专业支持。”永安市实验小学李老师深有感触,“她们不仅帮助特殊儿童树立规则意识、培育社交能力,还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整个班级。同学们变得更加包容友爱,班级凝聚力也更强了。”
最感欣慰的莫过于学生家长。“孩子自控能力差,总在操场乱跑,上课无法安坐。我既担忧他的安全,又害怕他无法融入。”一位家长感慨道,“自‘影子老师’介入后,孩子进步飞速,行为习惯明显改善,能安静听课,还结交了许多新朋友。”
“融合教育,绝非简单地将特殊儿童安置进普通班级,而是要为他们量身定制成长方案,筑牢长远发展根基。”永安市残联理事长罗祥照表示,“影子老师”随班支持项目,就是要让更多特殊儿童在普通教育的阳光下自信成长。
目前,永安市已培育2家孤独症儿童康复机构。近年来,作为福建省普特融合教育试点县,永安市残联在全省率先引入“普特融合”模式。永安市乐天启能培训学校实行特殊儿童学前康复教育与普通幼教的深度融合,至今助力80多名特殊儿童顺利迈入普通小学。此次推行“影子老师”随班支持模式,是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深度延伸,是助力特殊儿童快速融入普通学校的生动实践。2024年,永安发放各类康复补助资金286.37万元,帮扶124名残疾儿童开展康复训练,为“星星的孩子”融入社会按下了“加速键”。
教育的真谛,在于为每一颗种子提供生长的沃土,而非修剪枝叶以求整齐划一。如今,永安的“影子老师”们,正以春风化雨般的温柔与坚持,润泽着特殊儿童的心灵,用专业力量托举他们迈向属于自己的光明未来。
公赢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